失眠、脸色差、黄褐斑、手脚冰凉?贡方堂陈顺涛分享中医四味药畅通全身之气
不少女性一进入秋冬就变为“冰美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是最常见的事。
中医认为,气血是濡养四肢末端的源泉,气血虚的人群没有足够能量温煦手脚,自然就会变得冰凉。
这类人群,同时还伴有全身怕冷,同一温度下,穿得总比别人多。
但除了这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也可以导致手脚冰凉,那就是肝郁。表现为手脚只是摸上去凉,但自己并不觉得冷,甚至脸上还红扑扑的。
在中医看来,肝主疏泄,肝郁气滞,气机运行不畅,气血就不能很好地在体内输布。就像热水管道被堵塞了,热能传输不过去。
也就是说,肝郁所致的手脚冰凉,不是因为能量不足,而是传输障碍所致。
所以,调理方式不能只靠温补,而应疏肝解郁。
医圣张仲景给了我们一个方子四逆散,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四味药组成。虽然方子很简单,但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四逆散
【原始配方】
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各十分。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伤寒论》)
【方证提要】
四肢冰凉,胸胁苦满,腹中痛,脉弦者。
【适用人群】
1.棱角脸:体型中等偏瘦,脸部棱角分明,面色黄或青白,表情紧张或眉头紧皱,烦躁面容。青年多见,青年女子最为多见。
2.紧张腹:上腹部及两胁下腹肌比较紧张,按之比较硬,不按不痛,一按即痛。
3.冰冷手:紧张和疼痛时更明显,并可伴有手心汗多。血压多偏低。
4.挛急痛:多疼痛类症状,或有腹痛、头痛、胸痛,或经前乳房胀痛;多有痉挛类症状,如肌肉痉挛的脚抽筋、呃逆、便秘、尿频、磨牙等。
5.琴弦脉:脉多弦滑或弦细。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表示,这个方子里最重要的就是柴胡,柴胡走肝经,是出了名的气药,常用于疏肝理气,气不顺的时候要想到柴胡,因为柴胡能把郁滞的地方疏通,让气机条畅。
枳实也是调气的,和柴胡的作用对应上了,但枳实的力量比较大,而且它是往下走的,把浊气往下排,我们说肝气不舒往往是因为生气,而生气产生的气,就是浊气,这部分气一定要及时排出去。
再看白芍,白芍走肝经,和柴胡的不同之处在于,柴胡主入气分,白芍主入血分,白芍是给肝脏补血的,和柴胡搭档,分别作用于气和血,使气血和合,一则,肝气疏泄有赖于肝血作为支撑,二则,血是阴,有滋润的性质,肝血能够濡养肝气,把肝气涵养住,使肝气柔和,人就不容易动怒。
配上甘草,甘草味甘,白芍味酸,甘味能够对酸味起到一个促进作用,使白芍滋阴养血的功效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组合也叫酸甘化阴,能够更好地给肝脏补充阴血。
通过疏肝理气,使阳气通达周身,如果一个人的手啊脚啊总是凉的,平时又爱生气发火或者情绪低落的,多半是肝气不舒,也有的人精神紧张的时候手脚就发凉,都可以用四逆散调理。
四逆散常见的体质状态一般被称之为“柴胡体质”,患者的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黄或青白,表情淡漠,情绪低落,或心胸狭窄,容易生闷气,易紧张,主诉多,说起来没完没了,似乎周身都不舒服,四肢清冷,女性月经前大多乳房胀痛,腹肌紧、按之硬。
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就浮现在我们眼前:总是唉声叹气,愁眉苦脸,胸闷心烦,喜欢钻牛角尖,身上哪里都不舒服,喜欢诉苦,又怕冷又怕热,容易手脚冷。
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碰到这样的人,这种人如果出现腹痛等不适症状,就要考虑使用四逆散了。
举个例子,有位女士,最大的问题是月经前容易发脾气,同时感觉自己饿,平时不这样。
后来见面后诊脉,查舌,给她先开了小柴胡汤加味,加了些养血的药物,几副后,就改为四逆散加味了,加的药物是随着阴历月份的时间变化的,先是养阴,然后稍微加点补阳的,最后是活血通络。
一个月经周期下来,她就反映所有的症状都消失了,同时感觉身体状态变化很大,以前是无精打采的,现在精力充沛了,睡眠也非常的好了。然后又继续坚持调理。
顺便说一句,她觉得面部的皮肤改善了很多,用她自己的话形容,“是美容院花几万元才能达到的”,因为她脸上的斑都很浅了,这种祛斑在美容院,多少钱都敢要的。
专家介绍
陈顺涛,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副主任医师,1979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历任所在医院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工作多年。1992 年在上海龙华医院皮肤科进修深造。
擅长使用中医内调和外治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甲亢、减,桥本氏甲状腺炎,内科疾病,疑难杂症等。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妇科月经失调、各种类型的闭经如多囊卵巢、卵巢早衰、月经稀发以及复发性流产、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妊娠病。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皮肤疾病如过敏性尊麻疹,顽固性皮肤癌痒症,座疮性皮炎急慢性湿疹,带状疯疹,疗疮疗毒,性病等疑难病症。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六上午9:30-下午16:30
坐诊地点: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洪城时代广场1栋贡方堂国医馆 · 中医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