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方堂科普 | 老中医常用的一味中药,补足一身阳气,横扫寒、痰、毒、瘀!
我们常常以为怕冷是老年人的专利,但事实上,这种状况在年轻人中并不罕见。
怕冷只是身体发出的一个信号,但是却总是遭到年轻人的忽视,以为只有上了年纪之后才会怕冷。
在中医里有个重要的东西叫阳气,你可以理解为身体里面的太阳,万物都需要太阳,我们身体也一样,需要阳气支持,阳气越充足,人体就越强壮。
最初可能只是感觉手脚冰凉、怕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发展成为严重的关节炎、结节、囊肿甚至脑梗和心梗等健康问题,严重威胁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补阳效果好的中药材——桂枝。
在医圣张仲景的诸多方剂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桂枝的身影。这味中药可以帮助我们提升体内的阳气,从而温暖全身上下的经脉,将藏匿在关节和骨缝中的寒邪排出体外。
桂枝的功效
中药桂枝具有温中散寒、发汗解表、活血通络、舒筋活络等功效,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1. 温中散寒:桂枝能够促进人体内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有助于消除寒气,改善寒性疾病,如手脚冰冷、腹痛等。
2. 发汗解表:桂枝能够促进人体皮肤微循环,增强毛细血管的扩张能力,有助于汗液的排出,从而达到发汗解表的功效,适用于感冒、风寒、头痛等症状。
3. 活血通络:桂枝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助于血液的流通,改善血液循环不畅所导致的疾病,如痛经、瘀血等。
4. 舒筋活络:桂枝能够促进人体的肌肉和骨骼的活动,舒展筋骨,有助于改善肩颈疼痛、腰椎痛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桂枝性温,不宜过量使用,尤其是体质较弱、气血不足者应慎用。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介绍道,大家想必都听说过一个方子——桂枝汤。
桂枝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万方之祖、群芳之冠”之称,也被称为“食疗第一方”。
桂枝就是这个方子中一味重要的药材。
桂枝配麻黄,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用于太阳伤寒,身热恶寒无汗,如麻黄汤。
桂枝配芍药,调和营卫,解肌发表,用于太阳中风,身热恶风有汗如桂枝汤。
桂枝配葛根,解表舒筋,用于外感风寒兼有头项强痛,如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配桃仁、牡丹皮,以温经活血,用于血瘀经闭,经行腹痛以及癥瘕积聚,如桂枝茯苓丸。
桂枝配枳实、薤白,通阳止痛,用于胸痹胸痛,如枳实薤白桂枝汤。
医案
一位女同事,自述因近期比较操劳,睡眠不佳,偶有头晕。
这位同事,五十岁左右,保养的很好。平时身体也很好。
老中医把了一下脉,她的脉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两个寸脉弱,左寸脉尤其弱。关脉力量中等,尺脉有力,尤其是左尺。
这是个什么象呢?寸为上,尺为下,这是上虚下实的象。这表明气血郁结在下焦,上焦气血不足。
左脉主血,这说明血的上下不均衡更甚。左寸是心,心血虚,不能养神,故睡眠不好。上焦气血不足,那就造成头部濡养不足,因虚致晕。
心血这么虚,估计还会造成胸闷,一问,果然有。
怎么治疗呢?上虚下实,把郁结在下焦的气血提升起来就可以了。
于是开了个方子:柴胡9,桂枝9,川芎9,当归9,炙甘草6。4付
这个方子里,柴胡、桂枝、川芎都是提升左侧气血的。
同时针灸太冲穴,配合内关穴。用太冲来提升,用内关来牵引。
针了一次,同事也吃了一付药,再把脉,发现左寸已经明显有脉了。
四剂吃完,同事反映睡觉已经好了,头也不晕了,还让继续开个方子保养保养。
专家介绍
陈顺涛,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副主任医师,1979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历任所在医院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工作多年。1992 年在上海龙华医院皮肤科进修深造。
擅长使用中医内调和外治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甲亢、减,桥本氏甲状腺炎,内科疾病,疑难杂症等。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妇科月经失调、各种类型的闭经如多囊卵巢、卵巢早衰、月经稀发以及复发性流产、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妊娠病。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皮肤疾病如过敏性尊麻疹,顽固性皮肤癌痒症,座疮性皮炎急慢性湿疹,带状疯疹,疗疮疗毒,性病等疑难病症。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六上午9:30-下午16:30
坐诊地点: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洪城时代广场1栋贡方堂国医馆 · 中医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