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

静脉曲张怎么治疗?南昌贡方堂中医万倩雯1方1 针,消除蚯蚓腿!

不少人长期站立、久坐后,总感觉小腿发沉、酸胀,仔细一看小腿青筋凸起,像爬满了蚯蚓,这很可能是小腿静脉曲张在预警。尤其是教师、护士、上班族等人群,更是静脉曲张的高发群体。

静脉曲张是怎么引起的?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万倩雯医生指出,在现代医学中,静脉曲张主要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而在中医理论里,它归属于“筋瘤”、“脉痹”的范畴,其内在病根主要在于以下三点。

1.气虚血瘀:这是最核心的病机。气为血之帅,气足则血行有力。若长期劳累、久站久坐,耗伤脾气,导致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液就会瘀滞在下肢经脉中,久而久之,撑开血管,形成曲张。

2.寒湿凝滞:“血遇寒则凝”。经常涉水受凉,或体质虚寒,会导致寒湿邪气侵袭脉络,使气血凝滞不畅,加重瘀堵。

3.湿热的瘀:瘀血日久,会郁而化热,或体内本身湿热过重,导致局部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甚至溃疡,进入急性发作期。

静脉曲张有哪些症状表现?

初期:腿部酸胀、沉重、易疲劳,下午或晚上感觉明显,早晨缓解。可能伴有轻微水肿。

中期:小腿皮下出现蜿蜒、迂曲的血管,像蚯蚓一样凸起于皮肤表面。抽筋、瘙痒、麻木感加剧。

后期:皮肤营养障碍,出现色素沉着(颜色变深)、脱屑、瘙痒(湿疹样皮炎)、皮肤变硬(脂质硬化)。

并发症期:一旦磕碰,极易导致出血,且不易止住;更严重者会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老烂腿),或引发血栓性浅静脉炎(局部红、肿、热、痛)。

静脉曲张中医怎么治疗?

面对小腿静脉曲张,很多人尝试过泡脚、按摩等方法,但效果有限。万倩雯医生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针药结合”的调理思路,以古方“当归四逆汤”内服温通气血,搭配“火针灸”放血外用疏通脉络,内外兼顾,效果更稳固。

当归四逆汤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大枣、炙甘草组成。

方中当归养血活血,桂枝、细辛温通阳气、驱散寒邪,芍药养血和营,通草疏通脉络,大枣、炙甘草补气健脾 。

全方既能温散下肢寒邪,又能滋养气血、疏通静脉,从根本上改善气血瘀堵的问题。

加减妙用:若患者瘀堵较重,可加桃仁、红花增强活血之力;若小腿水肿明显,可加茯苓、泽泻利水消肿。

医案

患者:秦女士,45岁。

主诉:是一名教师,长期站立授课,3年前发现小腿出现青筋,起初只是偶尔酸胀,没太在意,后来青筋越来越明显,蜿蜒成团,到了下午小腿沉得像灌了铅,晚上还会抽筋,涂了药膏也没效果。

初诊:平时怕冷,小腿发凉,舌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寒凝血瘀型静脉曲张。

中药处方:当归四逆汤加减,加桃仁、红花活血,茯苓利水,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用。

针灸放血:每周1次,选取足三里、三阴交、血海,配合局部曲张静脉点刺放血,每次放血少量。

结果:服用中药1周后,感觉小腿发凉、酸胀的症状减轻;服药14天,配合2次针灸放血后,小腿的青筋颜色变浅,下午的沉胀感明显缓解;继续调理14天,青筋明显变细,不再有抽筋、沉胀的情况,复查时静脉回流情况也有所改善。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

Copyright © 2018-2021  贡方堂国医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 2020010408号-5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赣A202107910236 | 赣公网安备3601080200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