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

肩周炎发作抬手困难怎么办?南昌贡方堂陈顺涛医师多管齐下!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职场人因为工作强度太大,早早的就被“老年病”肩周炎缠上了,肩膀像被冻住一样僵硬,梳头、穿衣、甚至挠背都成“高难度动作”,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南昌贡方堂国医馆陈顺涛主任医师指出,肩周炎,又称 “冻结肩”“五十肩”,如今也逐渐年轻化,长期伏案工作、频繁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易受其扰。

中医如何解读肩周炎?

肩周炎的发病与内因、外因密切相关,其核心病机是经络不通,气血瘀滞,“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内因:肝肾亏虚,气血不足

年过五旬,肝肾渐衰: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人到中年以后,肝肾精气自然衰退,导致筋骨失于濡养,变得脆弱,容易受损。这是“五十肩”病名的由来。

气血两虚,筋脉失养:气虚则推动无力,血虚则濡养不足。肩部筋脉得不到充足的气血温煦和滋养,便会变得干涩、粘连,活动不利。

外因:风寒湿邪,外伤劳损

风寒湿邪侵袭:这是最常见的外因。睡眠时肩部外露受凉、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夏季直吹空调风扇等,都可能导致风寒湿邪乘虚侵入肩部经络,导致气血凝滞,引发疼痛和活动障碍。因此,它也有“漏肩风”之称。

外伤或慢性劳损:肩部的急性扭伤、拉伤,或长期从事过肩劳动、重复性动作,导致局部气血瘀阻,日久而成疾。

中医如何治疗肩周炎?

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不同表现,通常将肩周炎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风寒湿痹型:肩部冷痛,遇寒加重,得温则减,活动受限。舌苔薄白。

气血瘀滞型:肩部刺痛,疼痛固定不移,夜间尤其明显。舌质紫暗或有瘀点。

肝肾亏虚型:肩部酸痛无力,活动障碍,同时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全身症状。

针灸疗法

这是治疗肩周炎的核心方法。通过针刺特定穴位,疏通经络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

常用穴位:肩髃、肩髎、肩贞(合称“肩三针”)、臂臑、天宗、曲池、外关、合谷等。针灸师会根据辨证远近配穴,并可能采用电针、温针(艾灸烧针尾)等方式增强疗效。

推拿与手法治疗

运用揉、拿、捏、滚、拨等手法放松肩部紧张的肌肉,松解粘连的组织,然后在此基础上施以巧妙的关节松动术,在患者可耐受的范围内逐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注意:切勿暴力拉扯,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拔罐与刮痧

拔罐:通过在肩部穴位留罐或走罐,可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对于风寒湿痹型效果尤佳。

刮痧:在肩颈及相关经络处刮痧,可以出痧泻邪,疏通瘀堵,改善局部气血循环。

医案

患者:胡先生,50岁 

主诉:因左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5个月余,确诊为肩关节周围炎。左肩关节较重,遇阴雨天更甚。

初诊:左上肢外展后伸上举均受限制,肩峰及肩前部压痛明显。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辨证:肩痹病(气虚寒凝血瘀证)。

治法:补益气血、祛寒通络。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30克,当归15克,白芍30克,桂枝15克,姜黄15克,羌活10克,伸筋草10克,红花10克,威灵仙10克,没药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共7剂。第三煎用毛巾蘸药液热敷肩关节。

反馈:服药3剂后肩关节疼痛大减,并觉有温热感,活动后较前轻松,余症俱轻。原方黄芪、白芍减为20克,桂枝、姜黄减为12克。7剂。然后在配合针灸推拿治疗隔日1次共治疗5次。

结果:诸症消失,左肩关节活动趋于正常。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


Copyright © 2018-2021  贡方堂国医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 2020010408号-5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赣A202107910236 | 赣公网安备3601080200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