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出血怎么回事?南昌贡方堂妇科老中医陈顺涛经方治崩漏!
相信处于各个阶段的女性有可能会被「私处异常出血」所困扰:
月经前总有咖啡色的分泌物,拖拖拉拉三五天都不干净,这正常吗?
中间有褐色分泌物,不多,但也不是白带,好几次了……
怀孕早期,下体出血,要看医生吗?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担心自己有妇科病,焦虑得不行。
其实,所谓的褐色分泌物,就是混有少量血液的阴道分泌物。当血量很少、排出速度又慢的时候,血液在体内氧化,就会变成褐色、咖啡色甚至发黑。
南昌贡方堂中医妇科专家陈顺涛表示,这种非经期阴道流血中医称之为“崩漏”。西医归属“异常子宫出血”范畴,常见原因有: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平滑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病变、排卵障碍、凝血相关疾病等。
它并不等于真正的月经出血,但说明子宫或阴道内曾有少量出血。有时只是激素波动引起的轻微变化,有时则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
哪些情况会引发非经期出血?
1.生理性原因:排卵期出血
特点:
出血量少,持续1-3天;
多发生在月经周期第12-16天(排卵期);
可能伴随轻微下腹坠胀或腰酸。
原因:
在排卵期间,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经历短暂的下降,这可能导致部分子宫内膜脱落并引起出血。此外,如果黄体功能不全(即孕激素分泌延迟),也可能导致少量出血。
2.病理性原因:这些疾病需警惕!
(1)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肌瘤
症状:出血时间无规律,可能伴有月经量增加和经期延长。
原因:息肉或粘膜下肌瘤的表面内膜组织在月经周期中可能因激素水平波动而发生不规则脱落,导致非经期的点滴出血。
(2)宫颈病变
症状:同房后出血、白带带血丝。
原因:宫颈炎、宫颈息肉或宫颈上皮内病变(如HPV感染)可能导致血管脆弱出血。
(3)排卵障碍
常见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甲状腺功能异常。
特征:月经出血时间不规律,月经量、持续时间、周期频率及规律性均可能出现异常,可能伴有痤疮、肥胖、脱发等症状。
(4)其他原因
宫内节育器(避孕环)刺激、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盆腔炎等。
中医认为,月经是否正常,和我们的气血、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常见的原因有这几种:
血热:体内有“火气”,比如经常吃辛辣、熬夜、脾气急躁,热邪会让血液不受控制,导致出血多、颜色鲜红,还可能伴有口干、便秘。
气虚:尤其是脾气虚,比如平时太累、吃饭不规律,脾就像“守门人”,气虚了“门”守不住,血就会漏出来,表现为出血多但颜色淡、质地稀,人也容易累、没力气。
血瘀:经血在子宫里“堵”住了,比如经期受凉、爱生气,瘀血会阻碍新血正常运行,导致出血时多时少、有血块,小腹痛,血块排出来后疼痛会减轻。
肝肾不足:肾是“先天之本”,肝负责“藏血”,如果平时太劳累、体质弱,肝肾亏虚了,经血就会“失控”,可能经期乱、量时多时少,还会腰酸、头晕、耳鸣。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同原因调理方法不同:
血热的人,要“清热凉血”,常用固经丸这类方子,帮身体“降火”止血。
气虚的人,得“补气健脾”,比如用归脾汤,把“守门人”的力气补回来,让血不再漏。
有血瘀的,要“活血化瘀”,像逐瘀止血汤,既能把瘀血化掉,又能止住出血。
肝肾不足的,需“滋补肝肾”,阴虚用左归丸,阳虚用右归丸,把“根基”补牢。
总之,异常子宫出血的中医治疗需精准辨证,根据个体差异制定方案。若出现反复出血或出血量多,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