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

贡方堂中医科普:一味中药治黄疸、肝炎、口腔溃疡 ……疏肝祛湿又健脾!

中医认为,开春后湿气渐重,若阳气不足,人体易受湿邪侵犯,影响肝的疏泄,也让脾运化失职,出现易困嗜睡、疲倦乏力、精神不集中、情绪低落及肠胃问题。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疏肝祛湿的中药——茵陈。

茵陈

茵陈属于利水渗湿药,性微寒、味偏苦,归属于脾、胃、肝、胆经,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的一些疾病,还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本草正义》中这样描述它:“茵陈,味淡利水,乃治脾胃二家湿热之专药。湿疸、酒疸,身黄溲赤如酱,皆胃土蕴湿积热之证,古今皆以此物为主,其效甚速。”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茵陈煎剂能促进胆汁分泌,对肝脏有保护作用,有降压、利尿作用。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表示,茵陈可全草入药,有清热利水,退黄疸等功效。

主治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症。一直被中医临床视为医治黄疸的要药。

用茵陈泡水喝确实可以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对于治疗一些甲肝,乙肝等肝脏功能问题,有很大的疗效。

  • 茵陈可以治疗口腔溃疡。

  • 清利湿热,把肝胆脾胃的湿热引到膀胱,从小便排出去。

  • 茵陈可以治疗口苦。

  • 胆汁为苦,胆经有郁火,把肝胆火一撤,口就不苦了。

  • 茵陈可以去黄气。

  • 五脏之中,肝气最怕郁,但往往又最容易郁结,而肝胆又互为表里关系,肝胆疏泄不利,胆汁外溢,皮肤啊眼睛啊就会发黄。

  • 茵陈还可以治疗急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

  • 有一个专门治疗急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的中成药叫藏茵陈胶囊,利用的就是茵陈既能疏肝胆,又能清湿热的特性。

茵陈蒿其实不止是治疗黄疸、肝炎的要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茵陈还有抗氧化、扩张血管、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利尿、平喘、解热镇痛消炎等作用。

茵陈蒿作用较多,尤其是对肝胆作用极好,茵陈秉承了初春的“少阳升发之气”,所以有疏肝解郁、清热利湿的作用。

肝火、肝胆湿热的一般表现:眼睛易发红、或干涩、失眠、头晕头痛、口苦口干、眼屎多,两肋胀胀的、容易发脾气。

肝郁的表现:简单来说,就是气儿不顺,长期的精神不舒畅,又发泄不出来,就会得肝郁。爱叹气、胸闷、嗳气。长期肝郁还会引起乳房结块。

验案

患者某,男,55岁,因身黄、尿黄10天,加重7天入院。

主症:周身皮肤黄染、瘙痒,目睛黄染,色黄鲜明,疲乏无力,口干口苦,脾气急躁易怒,心烦,右胁肋憋胀不适,无恶寒发热,腹胀纳差,夜寐可,小便浓茶色,大便日1~2次,大便色淡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自诉发病以来精神差,近2个月体质量下降4kg。2个月前因“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否认输血史。

西医诊断:肝功能异常 药物性肝损伤?急性病毒性肝炎 病原学待查?胆汁淤积性肝病?胆囊结石。

中医诊断:黄疸-阳黄,肝胆湿热证。

中医治疗以清利肝胆湿热为大法,予茵陈蒿汤加减,处方如下:丹参25g,黄芪20g,赤芍40g,西红花(单包)1g,牡丹皮9g,醋香附9g,厚朴9g,麸炒白术8g,茯苓12g,泽泻18g,水红花子8g,炒鸡内金8g,茵陈30g,生大黄6g。日1剂,水煎取汁300mL,早晚温服。

反馈:服药7天后,患者周身皮肤黄染好转,皮肤瘙痒减轻,口干口苦减轻,纳食转佳,腹胀满减轻,小便深黄色,大便偏稀,日2~3次,色淡黄,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滑,根据患者舌脉症调整中药处方,原方生大黄减量至3g,加川楝子9g、郁金9g行气疏肝解郁,加栀子6g清利三焦湿热,继续服药7天。患者周身皮肤黄疸及瘙痒好转,巩膜黄染减轻,仍诉疲乏无力,口苦,大便黏腻不爽,调整中药处方,原方去大黄,丹参加量至30g,黄芪加量至30g,加当药15g、桂枝9g,服药后患者诸症好转出院,随访半年患者肝功能正常,无黄疸及皮肤瘙痒。

专家介绍

陈顺涛,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副主任医师,1979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历任所在医院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工作多年。1992 年在上海龙华医院皮肤科进修深造。

擅长使用中医内调和外治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甲亢、减,桥本氏甲状腺炎,内科疾病,疑难杂症等。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妇科月经失调、各种类型的闭经如多囊卵巢、卵巢早衰、月经稀发以及复发性流产、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妊娠病。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皮肤疾病如过敏性尊麻疹,顽固性皮肤癌痒症,座疮性皮炎急慢性湿疹,带状疯疹,疗疮疗毒,性病等疑难病症。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六上午9:30-下午16:30

坐诊地点: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洪城时代广场1栋贡方堂国医馆 · 中医门诊部

Copyright © 2018-2021  贡方堂国医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 2020010408号-5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赣A202107910236 | 赣公网安备3601080200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