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熬夜失眠怎么补救?南昌贡方堂中医陈顺涛经方调理缓解!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熬夜已成为现代人常态。
中医认为,“夜卧早起”才是顺应自然之道。长时间熬夜,会耗伤气血、损伤肝肾、扰乱脾胃,身体虽能短期代偿,但日积月累,导致面色暗沉、头晕耳鸣、免疫力下降等问题,亚健康状态便悄然而至。
若不得已熬夜,如何用中医方法快速恢复?这份科学补救指南请收好~

每天睡 5~6 小时算失眠吗?
如果白天并不觉得困倦,也没有注意力下降的表现,就不用过度担心。
长期熬夜伤哪里?
易伤肝胆
肝脏在晚上11点到凌晨3点发挥藏血、解毒作用,这个时间段熬夜会耗伤肝血,久而久之就会损伤肝气,疏泄失调。长期熬夜,肝脏养不足血,已经受损的肝细胞难以修复反而加剧恶化,肝脏解毒功能也会因此受损。久而久之,不仅会皮肤粗糙、容易疲劳、倦怠、常感口苦咽干、火气大。越来越多的睡眠障碍与慢性肝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易伤脾胃
熬夜导致肝血失充,肝气犯胃则脾胃运化失司,胃气上逆则作呕;熬夜的人经常吃“夜宵“,肝胃失和,脾失健运,食难运化,而致不思饮食,食欲变差。
消耗心气
长期熬夜之人,还会消耗心气。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白天辛苦工作,晚上就要靠阴血来滋养补充,做好休息工作,但是熬夜之人,使得心脏日夜不休,则会得不到休养,最终会出现问题。
影响其他方面
熬夜还会造成免疫力下降、记忆力下降、易肥胖,以及易患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等方面的影响。

熬夜后,如何科学调理,降低对身体的影响?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表示,熬夜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是无法通过单纯补觉来弥补的,尤其是长期熬夜或者失眠,会造成气血损伤、五脏功能受损、阴阳不调。
单纯的补觉只能恢复体力、缓解疲劳,但五脏功能的损伤和气血的损耗无法在短时间内修复,想要真正恢复,需要坚持规律的作息,配合中医慢慢调理。
除此,本文为大家推荐一个好方子。
仁熟散
仁熟散源自《医宗金鉴》,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专门用于治疗因胆气亏损所致的心悸心慌、恐慌、失眠多梦、胆小易惊、头晕昏沉、眼花等症状。
药物的组成及剂量:熟地20 g,山茱萸15 g,枸杞子15 g,五味子15 g,桂心15 g,柏子仁20 g,茯神15 g,人参15 g,菊花15 g,枳壳15 g。
中药内调、中药茶饮(需辨证论治)
石斛枸杞茶:铁皮石斛(3-5克)+枸杞子(10-15粒)。石斛养胃阴、清虚热;枸杞滋补肝肾、明目。适合熬夜后眼干、口干、虚火上炎者。沸水冲泡,代茶饮。
菊花决明子茶:杭白菊(5朵)+炒决明子(10克)。菊花清肝明目;决明子清肝火、润肠通便。适合熬夜后眼睛红、头胀痛、便秘者。
酸枣仁百合茶:炒酸枣仁(10克,打碎)+百合干(10克)。酸枣仁养心肝之血、安神;百合润肺清心。适合熬夜后心烦、难再入睡者。
中医强调“上工治未病”。再好的补救方法,都不如规律作息,尽量在晚上11点(子时)前入睡,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这才是养护气血阴阳、保持健康活力的根本之道!

医案
袁某,男性,35岁。
患者因熬夜,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夜间烦热,遂来就诊。
诊查:入睡困难,多梦易醒,五心烦热,头晕,精神疲倦,口干,腰酸,纳尚可,大便日1-2次,夜尿频。面色稍红,舌尖红苔少,脉细数。
中医辨证:不寐。
证属:心肾不交。
治法:1、针灸取穴:百会、神庭、安眠、气海、关元、神门、内关、少冲、三阴交、照海、太溪。太溪予以补法,少冲予以泻法,余穴平补平泻,每次留针30分钟,每周治疗2次。2、中药以滋阴降火,安神助眠为主。
处方:黄连阿胶汤加减。黄连10g,黄芩10g,白芍10g,阿胶15g(烊),熟地黄15g,山茱萸15g,当归10g,陈皮15g,牛膝15g,知母10g,盐杜仲10g,炙甘草10g,酒黄精 20g,炒枳壳10g。7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温服。
二诊:经治疗后入睡改善,夜寐5-6小时,头晕、心烦、腰酸减轻,仍手足心热、夜尿频。继续针灸治疗,中药以前方加金樱子20g,续服14剂。
三诊:患者烦热、疲乏较前明显改善,入睡好转。
效果:2月后随访,病已告愈,睡眠如常。
当因长期熬夜出现失眠多梦、头晕乏力、脾胃虚弱、内分泌紊乱等问题时,建议及时就诊,通过中医辨证施治,进行系统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