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

黄褐斑怎么消除?南昌贡方堂皮肤科老中医陈顺涛经方调理,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随着年龄增长、防晒不到位,我们原本素净的脸上,多多少少会有些色素沉着的斑,显得整个人看上去暗沉又显黑,很闹心。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可以调节体内的气机运行,若肝脏出现问题,就容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造成气血瘀滞,不能正常濡养组织器官,就会使人体出现较多色斑,还会伴随脾气急躁、易怒等症状。

尤其是女性产后气血耗伤,又容易操劳思虑,肝郁不疏,气血不能通畅运行于面部,导致局部气血瘀滞,就会长出黄褐斑。

因此疏肝解郁、活血通络成为了淡斑祛斑的一大法则。

有这样一张常用名方,活血行气效果极强,它就是——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

组成:当归9g,川芎4.5g,桃仁12g,赤芍6g,红花9g,生地黄9g,枳壳6g,柴胡3g,桔梗4.5g,牛膝9g,甘草3g。

功效:逐瘀活血、行气解郁

方解:

从方剂的一般构成原则——“主病”者为之君、“量重”者为之君来推断,本方当是以桃仁、红花共为君药,一上一下,逐瘀活血,通行全身,相得益彰。

臣药以大队活血化瘀之品,如赤芍、川芎、当归、牛膝等,助君药以逐瘀;行气解郁之辈柴胡、枳壳等,助君药以宣畅气血。君臣相伍,则气行血畅,瘀除病退。

柴胡兼为佐药,伍桔梗以行气宽胸,载药于上,引诸药趋向胸中“血府”;牛膝亦兼为佐药,性善趋下,能引瘀血下行,使邪气有外解之路;

生地清热、滋阴气养血,既可解瘀血久留所生之“瘀热”、“伏阳”,兼能收化瘀而不伤血的固本作用。

甘草为使,调和诸药,使攻逐不致过猛,瘀化正气无伤。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表示,血府逐瘀汤为化瘀经典祖方,是理血活血基础方,对瘀血所致病证均有良效。功效为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方药组成为桃红四物汤化裁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之升降对药等11味药物。

该方用药仅十一味,但立法严谨,组方气血兼顾,升降同用,攻中有补,全方以活血祛瘀药为主,配疏肝理气之品,寓行气于活血之中,使疏泄正常,则气郁得散,气血流畅,瘀去新生。

医案

患者,女,时年41岁。

自诉:黄褐斑8年,起病隐匿,以两眼角周围太阳穴处明显,伴失眠多梦,急躁易怒,便秘而干,遇冷热刺激面部发红,平素月经推迟,量多有血块、色深,经前胸胀。既往患子宫肌瘤2年。舌暗红有瘀色,苔薄黄稍腻,脉沉细稍涩右稍弦。

辨证:(肝脾肺气滞血瘀挟风型)黄褐斑。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赤芍、白芍各15g,桃仁10g,丹参30g,当归12g、生地黄30g,川芎10g,柴胡10g,枳实10g,郁金15g,桔梗10g,川牛膝30g,桑白皮15g,桑叶10g,生甘草10g,28服。水煎服,日1服,早晚分服。

二诊:服上方后面部黄褐斑减少一半,失眠多梦较前好转,便干明显缓解,心情愉快,经前胸胀未作,月经按期而至,血块较前减少。舌暗红瘀色,苔薄白,脉沉细稍涩。上方去桑白皮加玫瑰花10g。继服。

按:黄褐斑多见于中青女性,现代医学认为是内分泌失调所致,多与劳累、失眠、精神压力、妊娠、月经失调有密切关系; 亦有医者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颜面部的气血失和、面部肌肤失养,因此用血府逐瘀汤贯上彻下,疏通全身气血。肺之充在皮,桑白皮、桑叶皆入肺,二药体现一清一润之作用,且桑叶又可以宣散上焦风热。丹参、郁金既能凉血活血,又能宁心安神,以助血府逐瘀宣通气血,且怡人心智。二诊患者热象已退,故而去桑白皮加玫瑰花,起到和颜悦色之效,以资巩固疗效。

专家介绍

陈顺涛,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副主任医师,1979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历任所在医院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工作多年。1992 年在上海龙华医院皮肤科进修深造。

擅长使用中医内调和外治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甲亢、减,桥本氏甲状腺炎,内科疾病,疑难杂症等。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妇科月经失调、各种类型的闭经如多囊卵巢、卵巢早衰、月经稀发以及复发性流产、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妊娠病。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皮肤疾病如过敏性尊麻疹,顽固性皮肤癌痒症,座疮性皮炎急慢性湿疹,带状疯疹,疗疮疗毒,性病等疑难病症。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六上午9:30-下午16:30

坐诊地点: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洪城时代广场1栋贡方堂国医馆 · 中医门诊部

Copyright © 2018-2021  贡方堂国医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 2020010408号-5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赣A202107910236 | 赣公网安备3601080200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