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会自己消失吗?贡方堂陈顺涛分享一个中药方,有效消除!
乳腺增生,这是一个常见的乳腺病,占了几乎所有乳房疾病的百分之七八十。
乳腺增生非乳腺瘤更不是乳癌,在乳腺疾病中属于小病,但是这个小病,却让很多女人惴惴不安,所有不安皆因令人生畏的“增生”两字。
中医怎么看待它呢?有一个思路很重要,这就是气滞血瘀而来。其中的关键,就是肝郁气滞。
有一个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方,给无数女性患者带来福音。
柴胡疏肝散 【组成】陈皮12g,香附15g,川芎15g,枳壳12g,赤芍12g,柴胡15g,甘草10g,生麦芽30g,皂刺60g,浙贝母15g,玄参12g,生牡蛎30g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方解】 柴胡舒肝散见于《景岳全书》,以仲景四逆散为基础,加香附、川芎、甘草组成。全方疏肝理气兼和胃,辛散甘缓酸柔,擅于行气解郁去滞,兼可理血,如叶桂所说:“不损胃,不破气,不滋腻”,故以此为主方。在临床运用时,还要注意到肝体阴而用阳的特点,佐以养血活血药,方使体柔用疏,遂其条达之性。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表示,乳腺增生临床较为常见,多为25~40岁妇女,其发病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可能为黄体素与雌激素比例不平衡所致。常表现为患侧乳房周期性疼痛,随月经周期变化,来月经后症状减轻;一侧或双侧乳房内可扪及结节状肿块,质地中等或稍硬韧,边界不清,与皮肤和胸肌筋无粘连,偶尔乳头有黄色或淡血性溢液。必要时活检与乳腺癌鉴别。 从中医的角度上,乳腺增生跟心情抑郁不舒很有关系,往往是由肝郁导致的气滞。 然后气滞进一步导致血瘀,甚至会导致气淤痰湿的停聚导致痰凝,最后是气滞血瘀痰凝导致的增生。 结节在治疗上也是采用疏肝开郁,理气化痰,散结和活血化瘀,消肿,这些治疗手段与治疗。 柴胡疏肝散就很符合中医乳腺增生的治疗原则。
医案 李某某,女,28岁。 主诉:患者双侧乳腺肿块半年余,西医妇科诊为“乳腺增生”,每于经前期疼痛加重,心烦易怒,腹痛,腰酸,月经量中等,色暗红,有血块,素日带多、色白、质稀,舌边红苔薄白,脉细弦滑。 中医辩证:肝气郁结。 因月经将至,冲脉渐盛,血海渐盈,但由于肝之疏泄失司,影响冲任气血畅流,所以经前乳房肿块疼痛加重,心烦易怒为肝郁之征,故拟疏肝理气,活血养血,软坚散结法治之。 处方:柴胡30克,白芍30克,枳壳30克,陈皮30克,香附30克,川芎30克,生草15克,穿山甲30克,皂刺20克,夏枯草50克,当归30克,桔梗30克,荔枝核30克,益母草90克。 反馈:服用一个半月来诊,诉其经前乳房胀痛明显减轻,月经血块减少,触其乳房肿块明显缩小,守方再配一料。三诊时乳房肿块已消除。 如果你有乳腺胀痛、增生、结节等方面的问题,可以一对一咨询老中医,会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大家!
专家介绍
陈顺涛,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副主任医师,1979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历任所在医院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工作多年。1992 年在上海龙华医院皮肤科进修深造。 擅长使用中医内调和外治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甲亢、减,桥本氏甲状腺炎,内科疾病,疑难杂症等。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妇科月经失调、各种类型的闭经如多囊卵巢、卵巢早衰、月经稀发以及复发性流产、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妊娠病。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皮肤疾病如过敏性尊麻疹,顽固性皮肤癌痒症,座疮性皮炎急慢性湿疹,带状疯疹,疗疮疗毒,性病等疑难病症。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六上午9:30-下午16:30 坐诊地点: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洪城时代广场1栋贡方堂国医馆 · 中医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