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有痰咳不出来咽不下去?贡方堂老中医分享妙方,祛除顽痰、老痰、粘痰!
每天感觉喉咙里有痰,黏在那里,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太难受了,没有感冒却经常有痰,这要怎么治疗如何清痰?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表示,五脏之病,皆能生痰。中医学认为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痰的产生责于正气不足,外邪入侵或因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如果你喉咙经常有痰,怎么也咽不下去,也咳不出来的话,可以用医圣张仲景的“化痰”第一方——半夏厚朴汤,它能祛除顽痰、老痰、粘痰,三焦畅通,让你全身轻松!
半夏厚朴汤
组成: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生姜五两(15g)、苏叶二两(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配伍特点:辛苦行降,痰气并治,行中有宣,降中有散。
运用:本方为治疗痰气互结之梅核气的代表方。以咽中如有物阻,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半夏厚朴汤采用了中药经典的君、臣、使、佐原则。半夏辛温入肺胃,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苦辛性温,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为臣药。
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苏叶芳香行气,理肺舒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
从行气理气入手,让我们身上的三焦气机畅通,像是一把利剑一样,直破老痰,把老痰散的“片甲不留”。而且之后也不再让水液停滞,再变成痰凝。
如此一来,不管是顽痰还是老痰,都被解决了,还你一身轻松。
医案
患者:林女士,年龄35岁。
初诊:咽部隐痛不适反复发作,加重月余。
现病史:病情因工作压力或情志不畅时加重,常伴有咽痒干咳,有时咽部有异物感,口干,痰多,纳可,便调,寐欠宁。曾于我市西医多家医院就诊,经专科检查诊为慢性咽炎。间断口服阿莫西林、含服草珊瑚等,时轻时重。现神清,息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西医诊断:慢性咽炎。
中医诊断:梅核气(慢性咽炎),证属气郁津凝。治以行气解郁,健脾生津。
开方:予以半夏厚朴汤化裁。
处方:姜半夏10g,厚朴15g,党参15g,茯苓20g,白术10g,陈皮15g,紫苏叶15g(后下),连翘15g,百合20g,郁金15g,生甘草10g。
二诊:服后诸症明显减轻,此后随症加减继服1个月,诸症悉除。嘱平素可用麦冬、百合、胖大海代茶饮,两个月后经专科检查慢性咽炎已愈。
陈主任称该患者因气郁日久,至肺脾气滞,不能输布津液,以致气郁津凝而见诸症。因此,加党参、白术以助健脾生津化痰固本,佐以百合、郁金以增舒肝解郁之效。慢性咽炎患者目前非常多见,现代医学诊查多见咽部充血,病久咽后壁滤泡增生,查血常规多为正常。因此,不宜长期服用抗生素,而局部雾化治疗只能一时缓解,随后症状如故。分析此病反复发作多与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有密切关系。正符合半夏厚朴汤气郁痰结之病机。
专家介绍
陈顺涛,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副主任医师,1979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历任所在医院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工作多年。1992 年在上海龙华医院皮肤科进修深造。
擅长使用中医内调和外治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甲亢、减,桥本氏甲状腺炎,内科疾病,疑难杂症等。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妇科月经失调、各种类型的闭经如多囊卵巢、卵巢早衰、月经稀发以及复发性流产、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妊娠病。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皮肤疾病如过敏性尊麻疹,顽固性皮肤癌痒症,座疮性皮炎急慢性湿疹,带状疯疹,疗疮疗毒,性病等疑难病症。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六上午9:30-下午16:30
坐诊地点: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洪城时代广场1栋贡方堂国医馆 · 中医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