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

大寒节气,降温降雪“冻”真格!贡方堂中医提醒养生注意这几点

“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


1月20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表示,进入大寒节气,天气已至严寒之巅,但物极必反,阳气也正在悄然生发,距离立春只有短短十余天了,阴阳转换、新旧更替之时最易生病,一定要注意身体养护。

大寒三候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一候,鸡始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言,“鸡,水畜也,得阳气而卵育,故云乳。”鸡是水畜,提前感知到阳气,便开始生蛋,以此预示着万物沉睡了整个寒冬,终于在此刻苏醒。

二候,征鸟厉疾。

大寒第二候,说的是猛禽疾飞捕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鹰隼之属,杀气盛极,故猛厉迅疾而善于击也。”厉是严猛,疾是急速,此时的征鸟具有极强的捕食状态,他们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

三候,水泽腹坚。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阳气未达,东风未至,故水泽正结而坚。”水泽腹坚,指的是水已经冻到了最底层,结实且厚坚,这是冬天最后的威严。冰深处春水生,这是寒冻的极点,也是走向消融的转折点。

大寒,顾名思义就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时节,此时节通常处在“三九”“四九”时段,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到处呈现冰天雪地的景象。

而大寒时节历来也是保健养生的重要时期。此时自然界阳气深藏而阴寒最盛,养生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

《黄帝内经》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明训,意思是若冬天不好好养藏,来年春天,阳气不好升发,人就容易生病。其中所谓“藏精”,指的是内藏人体的“精、气、神”

  • “精”在此处指的是狭义的肾中所藏精气。肾应冬,为精之处也,因此冬季养藏必须养护好肾精。养肾藏精一方面应注意避免操劳熬夜,暗耗精血;另一方面可通过饮食适当进补,比如多食黑色食物温补养肾。

  • “气”的定义很广泛,这里指的是阳气。养藏阳气应注意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后再活动,如《黄帝内经》所言:“冬三月,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阳光”;做好防寒保暖以防阳气外散;避免挥汗如雨的剧烈运动以免耗气伤津,干扰阳气的闭藏。

  • “神”包括人的思维、意识、情感等精神活动。大寒节气日照时间短,阴天、雾天较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情绪。过度思虑、沉溺于消极情绪等十分消耗人体能量。精神调养当以“内敛宁静”为核心,尽量做到清静淡泊、平静愉悦,凡事不要过度焦虑,避免情绪大起大落,使神志深藏于内。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表示,在入冬以后,阳气渐衰潜藏于内,寒气当令,寒主收引,具有闭藏的功能,从而形成冬主闭藏。

这乃是顺应冬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法则。违背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肾气,到了春天还会导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所以,大寒养生要以“藏”为本,顺时养阳、起居保阳、饮食助阳,保护体内阳气。

大寒 · 节气艾灸正当时

“节气灸”是在特定的时令节气,选择具有强壮作用的腧穴进行艾灸,以温壮元阳,激发经气,调动机体潜能,提高机体抗病与应变能力。

大寒就属于“节气灸”的一种,古时又称为“三九灸”,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通经活络止痛。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三九灸”与“三伏灸”配合,有助于显著提高免疫能力。

大寒时节正值隆冬,寒气盛,阴气重,人体阳气衰,本身体质属阴的女性朋友,此时更应该补充阳气,一个常用的办法就是艾灸任督二脉

任脉穴位:任脉共计24穴。主治寒性病症和本经所经过之部位的病症。

督脉穴位:督脉共计28穴。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穴位是关元穴和肾俞穴。艾灸穴位时,可选用艾柱灸,亦可选用督灸法进行艾灸。

贡方堂古法艾灸对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等骨关节痛症,以及宫寒痛经、哮喘、慢性胃肠炎等久寒侵体引起的症状有较好的调养效果。

建议素体虚弱、怕凉怕冷、易感冒、易疲劳、易过敏等亚健康状态者,儿童及年老体弱者随节气艾灸以保健、预防疾病!

贡方堂国医馆“三九灸“活动

持续火热预约中!

大寒时节需进补

中医认为,最冷的季节是阴邪最盛之时,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应该特别注意多摄取一些温热的食物,以此抗寒,保养阳气

所谓药食同源,味辛性温之物能起到通阳祛寒、暖中除湿的效果,若能于膳食中巧妙搭配,既能起到顾护人身正气、驱邪防病的目的,又能顺应阳气初升的趋势。

如生姜,有辛温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对风寒束表兼有胃肠不适症状的感冒效果尤佳;大葱,又叫“肺之菜”,其味辛、性微温,有宣通上下之阳气、辛温开窍、疏通三焦、发汗解肌的作用。再如大蒜、苏叶、花椒等都是味辛性温的药食两用之品,对预防或改善风寒感冒症状均有一定的作用。

冬令进补,是中医“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冬令阳气收藏,适合进补。

但这个“补”,应该理解为“删多余、补不足”,寓“固本清源”为一体。

膏方是靠医生正确运用中医基础理论,辨体质、辨证候、辨年龄,综合患者人文环境等各项数据,进行个体化调养身体。它能对整体调达血气,平衡阴阳,剿抚兼施。

中药膏方以调补阴阳气血平衡为主,温补脾肾之阳,滋补肝肾之阴,益气补血,对于中老年人及体质虚弱的年轻人等尤为适宜。

南昌市贡方堂国医馆膏方节火热进行中,名老中医专家坐诊,把脉问诊、辨识中医体质、解疑答惑,欢迎大家前来定制您的专属膏方!

-The End-

医馆地址:红谷中大道725号洪城时代广场1栋第一层

Copyright © 2018-2021  贡方堂国医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 2020010408号-5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赣A202107910236 | 赣公网安备3601080200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