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方节气】秋分推拿,内润凉燥外御寒,温润养肺健脾胃!
“秋分,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2024年9月22日进入24节气中的“秋分”节气。秋分后,昼夜温差加大,气温开始明显下降。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介绍,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秋分起,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养生也要顺应自然界“收”的特点,收敛阳气,滋阴润燥,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
自此以后,万物阳气渐衰,阴气渐长,凉燥与秋寒已然登场。
此时,稍有不慎,易引发感冒、咳嗽,以及慢性气道疾病的急性发作。此外,秋分的“燥”与白露不同,白露是“温燥”,而秋分是“凉燥”。因此,这一时节要做到内润燥邪、外御寒凉。
随着天气转凉,燥邪、寒邪、风邪也渐渐增多,感冒、咳嗽、腹泻、腰酸背痛、过敏性鼻炎等虚寒病症也随之多发。
此时需要及时添加衣物,注意保暖防寒,也可以适当泡脚,温通阳气、祛风散寒,节气推拿,有效提高自身免疫力。
秋分节气推拿
中医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世界是一个整体,也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自然界之所以出现季节和时序变化是因为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变化,人的五脏六腑、四肢七窍等机能活动,都受到24节气的影响。
若人体顺应24节气开展保健推拿,结合每个人自身的体质特点,以调和天人之间的阴阳,帮助肌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最大限度调动潜能以应对环境变化,抵御疾病,达到防病保健,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贡方堂中医门诊部根据节气变换,结合人体自身的体质特点,推出《24节气保健推拿》,促进中医药养生文化的广泛传播,为南昌市民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健康保健服务。
成人推拿
推荐养生穴位——肩井穴
取穴要点:颈后部,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功效作用:主要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缓解颈肩酸痛的作用。
操作频次:用拇指下压此穴,局部有酸胀感,停留2秒钟后再继续。
在中医来看,四肢无力、神疲懒言、口干舌燥等都是秋乏的表现。长夏消耗太多人体气血,天气凉快后,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一些潜伏在夏季的症状也就随之出现,机体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按摩以下穴位,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有效解决秋乏,达到提神的目的。
推荐养生穴位——风池穴
取穴要点:位于脖子后面,在发际尾部抬头有一凹陷处。
功效作用:主要起到解除秋乏,缓解眼睛疲劳,缓解肩周疼痛的作用。特别适合长期面对电脑的上班族。
操作频次:按摩时用拇指指腹环形转动按揉,以有酸胀感为宜。
“秋收冬藏”,秋分之后,天地阳气开始收敛,对于肾脏而言,也开始收纳阳气了。
肾脏的阳气就是我们身体里的小太阳,温煦我们全身,如果能量储备不足,没有足够的气血来御寒,到了冬天就会怕冷、经常感冒。
今天来介绍一下涌泉穴——防寒保暖,强肾第一要穴,我们平时要多按揉。
取穴要点: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功效作用:主要起到滋阴降火、祛风解痉、开窍醒脑、通经活络的作用。
操作频次: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盘腿而坐,再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的涌泉穴处方向,做前后上下反复的推搓,亦或用双手掌拍打涌泉穴,以足底部有热感为宜。
小儿推拿
秋分的到来,天气会渐渐转凉,这时由于人体的不适应易出现寒气入体的现象,易引起感冒及呼吸系统疾病。
所以在秋分时节做小儿推拿可以为孩子防秋燥的同时还起到养肺润肺的作用,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下面给大家推荐以下几个推拿手法:
推荐养生穴位——板门穴。
取穴要点: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
功效作用:主要起到消食化积、健脾和胃的作用。
操作频次: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推荐养生手法——摩腹。
手法要点:将掌心放在孩子腹部,做顺时针摩腹50次,再做逆时针摩腹50次。
功效作用:健脾益胃,帮助消化,调理积食等症状;逆摩腹可改善寒泻、脾虚等症状。
推荐养生手法——捏脊。
取穴要点:位于后背正中,整个脊柱。
功效作用: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适用于一切虚弱之症,尤其消化道病症。
操作频次:从下往上捏,阳气顺势生发,对阳虚、气虚、体寒的孩子效果好。适合早晨和上午捏。
推荐养生手法——补脾经。
取穴要点:拇指末节螺纹面或拇指桡侧缘,由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
功效作用:健脾胃,补气血,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等。
操作频次:一手持小儿拇指以固定,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旋推小儿拇指螺纹面;或将小儿拇指屈曲,以拇指端循小儿拇指桡侧缘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推拿注意事项
1.皮肤损伤:各种皮肤损伤情况,包括外伤和皮肤病。
2.出血性疾病:各种出血性疾病,包括出血现象、出血倾向,以及术后极易引起出血的各种疾病;血液病患者都是推拿疗法的禁忌。
3.传染病:严重传染病禁用推拿治疗;一般传染病,尤其是病灶的局部病变,原则上不宜按摩;应特别注意隐匿的传染病,如各种肺结核、肝炎、白喉等。
4.各种脓肿、脓毒症或感染性疾病的败血症均禁用推拿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感染较轻的患者中,按摩治疗容易加重感染,应慎用。
5.一些急腹症:如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
6.某些严重疾病:如心脏病、肝病、恶性肿瘤、败血症等。
7.任何加速肿瘤细胞扩散的推拿治疗都是推拿治疗的禁忌症。
8.急性外伤:急性外伤和神经损伤,对于严重的疾病,不宜做按摩治疗,尤其是局部损伤;疑似肌肉破裂、骨或关节外伤、脊髓损伤内脏损伤、挫伤、撕裂伤等,需要明确诊断,不能贸然治疗;对于局部炎症反应明显的急性损伤,推拿手法治疗也应慎用或禁用。
9.在某些疾病的不稳定期,按摩疗法应禁用或慎用。如严重的心肺疾病,功能衰退;中风、脊髓损伤、烧伤等急性和亚急性期,或全身症状不稳定,或血压波动较大等。
10.禁止女性在孕期和经期对腰骶部和腹部进行按摩治疗;四肢感应强的穴位也不宜采用强刺激手法;其他部位确实需要手法治疗,也应该使用轻柔的手法。以免流产和失血过多。
11.其他有精神疾病、年老体弱、久病、体弱、饥饱、醉酒的人不宜按摩。
12.小儿推拿时为减轻摩擦,避免孩子皮肤损伤,家长们可以在手上蘸一些婴儿油、润滑油、淀粉、医用滑石粉或适当的膏剂、精油之类。推拿时,室内温度要适宜,不可过冷或过热。天气寒冷时应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2~26℃之间,不可过低。推拿手法要轻快、柔和、着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