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

咳嗽痰多吃什么药效果好?贡方堂中医有化痰方,能祛除顽痰、粘痰!

喉咙里经常积痰,痰多且痰卡在喉咙管里,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太难受了,咳嗽痰多吃什么药效果好?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专家熊一向主任表示,中医认为痰多可能是脾虚导致的,因为脾为生痰之源。脾胃虚弱总是喉咙有痰,脾为生痰之器,当体内水湿过盛时,会聚集而形成痰饮,痰饮上泛就会出现总是喉咙有痰的情况。这种痰要怎么祛除呢? 


今天在这里推荐一个千古化痰第一方——理痰汤,出自民国时期张锡纯的一张方子,兼顾了肺、脾、肾三脏,三脏通调,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理痰汤

组成:芡实、清半夏、黑芝麻、柏子仁、生杭芍、陈皮、茯苓片。


用法:水煎服。


功用:燥湿化痰,敛肺定喘。


主治:痰涎郁塞胸膈,满闷短气,或渍于肺中为喘促咳逆,停于心下为惊悸不寐,滞于胃口为胀满哕呃,满于经络为肢体麻木或偏枯,留于关节、着于筋骨为俯仰不利、牵引作疼;随逆气肝火上升为眩晕不能坐立。


加减:此方若治痫风,或加朱砂,或加生铁落,或用磨刀水煎药,皆可。

理痰汤的思路是这样的,首先用半夏把痰湿化开,再借着降逆的作用和陈皮一起让痰湿往下走,然后用黑芝麻、柏子仁来润肠,白芍、茯苓来利尿,让导下来的痰湿兵分两路,一路从大便走掉,一路从小便走掉。芡实可以补肾,那边攻,这边补,等于是从根上切段痰湿的来源。

什么样的人适合用这个方子呢?这样的人头面部老爱出油,不清爽,喉咙里时常有痰下不去,同时又伴有一些肾气虚弱的症状,比如,腰膝酸软,怕冷乏力,口中干渴但又不爱喝水等等,就可以用这个理痰汤水煎后取药汁服用。


医案

患者:朱女士,年龄50岁。


主诉:咽干、咽痛,时时有痰阻咽部感8年多。医诊慢性咽炎。医始以西药治之不效,继又以中药喉片、草珊瑚、六神丸,以及四七汤加减配合治疗数年仍不效。


初诊:细审其证,除咽部发干,有异物阻塞感外,并见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疲乏无力,心烦意乱,胸满气短,舌苔白,脉濡缓。


辩证:气阴两虚,痰郁气结也。


治宜:补气养阴,理气化痰。


开方:理痰汤。


处方:生龙骨、生牡蛎各15g,清半夏、生芡实、黄连、黑芝麻各9g,白芍、茯苓、陈皮、柏子仁各6g。7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结果:服药7剂,咽喉异物感消失,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疲乏无力好转;继服7剂,诸证消失痊愈。

中医治病讲究方症结合,对症用药,并不是将名方照搬使用就能治病,需诸药合用,君臣佐使,才能共凑奇效。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长按下图扫描二维码,一对一咨询老中医。


专家介绍

熊一向,毕业于江西省中医学院,江西省名中医,先后在江西省中医院针灸推拿科、消化科、内分泌科,肿瘤科临床工作40余年,师从(中国新九针)创始人师怀堂、唐治安老师。


擅长针药结合、内服外治,各种痛症、顽固性失眠、面瘫、中风后遗症以及高血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糖尿病、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盆腔肿瘤等疑难杂病;善用针刺治疗各种消化内分泌科疾病、穴位植入调理治疗鼻炎、三叉神经痛等疾病的治疗,以"培土生金之法,治疗脾胃疾病有独到之处。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六、日上午9:30-下午16:30

坐诊地点: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洪城时代广场1栋贡方堂国医馆 · 中医门诊部



Copyright © 2018-2021  贡方堂国医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 2020010408号-5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赣A202107910236 | 赣公网安备3601080200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