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春天是用艾的好时机,贡方堂古法艾灸帮您通经散寒,温补脾肾!
春天万物复苏,地气向上,空气中“湿气”最重。
湿气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中医界流传一句古话:“湿气生百病生”。
也就是说:从立春一开始,人体的各种疾病就开始冒出来了,可能是旧疾,也可能是新疾,但都是因为天气的寒湿引发的!所以,春季艾灸可以“祛除寒湿,百病不生”。

我们生活中这些不好的习惯一直在损耗阳气,那么咱们为了健康长寿也必须扶助阳气,用艾灸扶助阳气是个非常好的选择。
艾灸作为艾草的药用文化之一,有两大作用,一为保健,一为治病。
艾草有“地之阳”的美誉,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在养阳这方面只有艾灸能和“天之阳”相媲美,而且艾灸在扶阳的同时还能增强免疫。
已经到了春天,春夏之际恰好是养阳的好时节,咱们顺应时节去扶阳,温阳散寒,增强抵抗力,抗病毒。
《扁鹊心书》中记载:“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今天,贡方堂中医针灸推拿科分享几个穴位,可以一起灸,也可以选择一个穴位,有保健、扶阳之功。

春天艾灸的黄金穴位
1、大椎穴:驱寒补阳的人体“太阳”
大椎穴传统中医的“诸阳之会”,是人体的“阳中之阳”,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艾灸大椎穴,就能让自身这个“小太阳”发光发热,疏通诸条经络,振奋一身阳气,提高人体免疫力。

2、足三里:调和脾胃明星穴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强壮身心的大穴,艾灸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女性容易出现气血亏虚的问题,艾灸足三里可调和脾胃,增强脾胃的“水谷运化能力”,改善女性气虚血弱,从源头上调理妇科疾病。

3、中脘:胃病、胃痛必灸穴
中脘在胃的中部,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对于调理脾胃疾病的效果是最好的,理所当然地成为脾胃病的常用穴。
艾灸中脘穴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青春痘、精力不济也很有效。

4、气海:一穴暖全身
气海穴为任脉的首要穴道,为丹田之所在,称为生气之海,艾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之功。
艾灸气海穴可以调整全身虚弱状态,增强免疫及防卫功能,对先天体质虚弱、后天劳损太过者有很大的保健作用,还可以帮助解决大便不通、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同时,气海穴为男性“牛气之海”,也就是说它是精力的源泉。因此“气海”充实,则百病可治,永葆强壮。

5、神阙:一个完美的穴位
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艾灸此穴,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
艾灸神阙穴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对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虚喘等有防治作用,还有提高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延缓衰老的效果。

6、命门:生命之火出入的门
命门有“生命之门”之称,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所在。对各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激发和推动作用,对饮食消化、吸收与运化,以及水液代谢等都有促进作用。
灸命门可培补肾气,振奋肾经,使阳气充盛行;神阙属任脉,为生命之根蒂,灸之可扶阳固脱。二穴相配具有温肾壮阳、回阳固脱之效。

7、关元穴
关元穴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是小肠经的募穴,也是脾经、肝经、肾经、任脉的交穴,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补一身之元气等作用,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对男性来说,艾灸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对女性来说,艾灸关元穴可以调理和缓解很多妇科病。

8、三阴交穴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踝关节上三寸。所谓“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艾灸此穴对于妇症甚有效果;同时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有调肝补肾、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贡方堂国医馆开设有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艾灸,小儿推拿等。
古法艾灸可根据个人的自身情况,哪里痛,灸哪里。不适的地方,就是经络不通,寒湿重,而显露体表。用艾灸的热力,把它灸透、灸走。
中医古籍《名医别录》中说艾草「主灸百病」。春季艾灸既能发挥艾草的纯阳之性,养阳护体,又有灸通经络的作用。
把握春季养阳好时光,用艾灸促进、保护体内阳气的升发,为一年的健康开启良好的开端!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