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

肾虚吃什么补最快最好?贡方堂中医教你一个方子调理,让你让你重振雄风!

都说十男九虚,这个虚指的是肾虚,也叫肾气不足,肾虚可以说是男性的常见病,具体的症状有哪些呢?

肾虚的症状表现有畏寒肢冷、腰酸腿痛、尿频尿急、头晕无力、失眠多梦、头晕耳鸣、夜间多尿、便秘等,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影响性生活,出现早泄、阳痿的情况。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专家熊一向主任表示,中医称肾虚为肾气不足,这个病症越来越年轻化了,很多才20多岁的男性就有这种病,这给人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这要怎么调理治疗呢?

在这里分享一个千古补肾第一方,叫做——肾气丸,这是《金匮要略》中的一张名方,也是张仲景唯一一个调理肾虚的方子。


肾气丸


【组成】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


【用法】可作成药丸,亦可做成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或沉弱而迟,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运用】本方为补肾助阳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部沉细为辨证要点。


【加减】若畏寒肢冷较甚者,可将桂枝改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温补肾阳之效;兼痰饮咳喘者,加姜、辛、夏以温肺化饮;夜尿多者,可加巴戟天、益智仁、金樱子、芡实以助温阳固摄之功。

张仲景的肾气丸用少量温药补肾火,加上较多的滋阴药,借助酒的温性,更容易补得进去,可激发脏器的潜能,而不是替代脏腑功能,使身体渐渐进入良性循环。

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阳补火;桂枝辛甘而温,温通阳气,二药相合,补肾阳,助气化,共为君药。肾为水火之脏,内舍真阴真阳,阳气无阴则不化,“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故重用干地黄滋阴补肾生精,配伍山茱萸、山药补肝养脾益精,阴生则阳长,同为臣药。


泽泻、茯苓利水渗湿,配桂枝又善温化痰饮;丹皮活血散瘀,桂枝则可调血分之滞,此三味寓泻于补,俾邪去而补药得力,并制诸滋阴药碍湿之虞,俱为佐药。诸药合用,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阳振奋,气化复常,则诸症自除。


医案 

患者:张先生,年龄46岁。


主诉:腰背酸痛,足冷,小便短而频,不畅利,大便难,口干口苦,饮水不解,舌淡少津无苔,脉象右洪大无力,左沉细无力。


初诊:脉证兼参,属阴阳两虚,水火皆不足。


判断:肾气不足。


治宜:温肾阳滋肾阴。


开方:肾气丸加减。


方药:熟地9克,云苓6克,怀山药6克,杜仲(盐水炒)9克,泽泻4.5克,熟川附子4.5克,肉桂(去粗皮、盐水炒)1.5克,怀牛膝6克,破故纸9克。水煎服,加蜂蜜30克,兑服,连服7剂。


二诊:服前方,腰背酸痛,口苦口干均减,足冷转温,大便溏,小便如前,舌无变化,原方再服7剂。


三诊:因卧床日久未活动,腰仍微痛小便仍频,西医诊断为前列腺肥大,其余无不舒感觉,高年腰部疼痛虽减,但仍无力,宜继续健补肾气,以丸剂缓服。


结果:诸症解除,已经痊愈。

中医治病讲究方症结合,对症用药,并不是将名方照搬使用就能治病,需诸药合用,君臣佐使,才能共凑奇效。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长按下图扫描二维码,一对一咨询老中医。



专家介绍

熊一向,毕业于江西省中医学院,江西省名中医,先后在江西省中医院针灸推拿科、消化科、内分泌科,肿瘤科临床工作40余年,师从(中国新九针)创始人师怀堂、唐治安老师。


擅长针药结合、内服外治,各种痛症、顽固性失眠、面瘫、中风后遗症以及高血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糖尿病、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盆腔肿瘤等疑难杂病;善用针刺治疗各种消化内分泌科疾病、穴位植入调理治疗鼻炎、三叉神经痛等疾病的治疗,以"培土生金之法,治疗脾胃疾病有独到之处。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六、日上午9:30-下午16:30

坐诊地点: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洪城时代广场1栋贡方堂国医馆 · 中医门诊部



Copyright © 2018-2021  贡方堂国医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 2020010408号-5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赣A202107910236 | 赣公网安备3601080200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