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

霜降 | 阳气潜藏巅峰的15天,膏方进补正当时!南昌贡方堂中医膏方节活动预约中!

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深秋意浓,冬日将至。随着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大,叶子一点点染上秋意,二十四节气中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就来了。

霜降三候

  • 一候 | 豺乃祭兽

霜降时节,豺狼开始大量捕获猎物,准备储藏过冬。不过,即使是动物也感恩于大自然的恩赐,将捕来的猎物整齐铺排,祭天报本。

  • 二候 | 草木黄落

时至二候,秋日已逐渐接近尾声。草木色由青转至枯黄,逐渐摇落凋零。万物归尘,以待来年蓄势待发。

  • 三候 | 蜇虫咸俯

秋末冬始,阳气潜藏,寒气渐盛。蛰虫皆垂头蛰伏,不动不食不语,陷入沉睡状态,同万物一样,准备冬眠,待到春日苏醒,又获新生。

中医 · 养生

俗话说:“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霜降之后便入冬,这是天地间阳气潜降的高峰期,故而是养藏阳气和精气的关键,要将阳气归“根”,潜藏于体内,养好根基。

霜降养藏的根基是什么呢?

一是肾为先天之本,为封藏之本,养肾以敛藏精气。

二是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要养好脾胃,促进吸收,为冬藏做准备。

尤其很多人一到天冷就容易手脚冰凉,受凉感冒咳嗽,比如最近支原体肺炎高发,本质上就是阳气没有收藏好,脾和肾的根基没有打牢的表现。

所以,霜降这15天,重点在养好脾和肾,养好先后天之本的“根基”,扶正固本,增强抗病能力。

护养脾胃

秋季进补是为冬季进补打基础的,而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就是说,冬季进补能不能达到高效,关键在于脾胃是“受补”还是“不受补”。

霜降饮食应以健脾养胃为主。

此时应多吃些养胃食物,少吃辛味的葱、姜、蒜、辣椒及寒凉的食物,以免伤胃引发疾病。同时,还应在饮食中适量增加如山楂、五味子、柿子等酸味食物,以收敛阳气。

一年四季皆可进补,但秋季服用膏方最合适,因为秋冬转换季节老年人、体弱者易生病,而且秋凉易伤肺、呼吸道感染者比较多,此时进补可以提高整个冬季人体免疫力。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2023膏方节火热预约中!欢迎广大市民群众前来就诊咨询,贡方堂中医专家们将耐心细致地为前来的患者把脉问诊,辨证施治,义诊开方。

养肾补肾

霜降节气,已值深秋,阳气已收敛潜藏,身体也要准备好足够的能量以做好准备迎接冬天的到来。

从中医角度来讲,平补肝肾精血,是迎接冬季,强壮身体的重要方法,而霜降便是养好身体,为寒冬的到来储备足够的能量的重要时节!秋日补好,冬天病少。

贡方堂国医馆根据临床常见的病症推出几款常用膏方,补气益血八珍膏、活血调经膏、健脾养胃膏方、养心安神膏方、参鹿膏等等。

参鹿膏对人体有着非常广泛的功效与作用,其中鹿角胶成分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的功效,可用于气血两虚引起的腰腿疼痛、精神疲倦、经血不调、失眠健忘等。

艾灸补阳

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天气渐冷,易出现怕冷感冒、胃寒、心脑血、风湿、哮喘复发等问题。

而其中“胃寒”问题尤为明显,因为胃为火炉,害怕“冷、寒、湿”;一旦胃受寒冷,最终全身受损!

所以,霜降艾灸对于固表益气,温补元阳有极大的作用。

现代人劳心太过,多静少动,下焦阳气多不足,腰膝酸软,下肢易冷,冬天更为严重。霜降收敛之时,温补较合时宜,可以采用艾灸的方式来调养。

贡方堂中医古法艾灸,用艾灸的纯阳之火温灸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四穴,有补益肾气,健脾和胃,促进脾、肾运化的功效。

伴随着霜降的到来,冬天的脚步也近了。在这步入寒冷的前夕,我们要积极地补养身体,滋补肝肾,通过一些生活饮食、按摩保健手法和简单的方药来提升自身免疫力,为入冬打下坚实的基础。

Copyright © 2018-2021  贡方堂国医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 2020010408号-5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赣A202107910236 | 赣公网安备3601080200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