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

手脚麻木吃什么药好?南昌贡方堂中医陈顺涛一方养血通痹有良效!

您是否经常感到手脚发麻,像有无数小蚂蚁在爬?或者一阵阵发木,感觉不像自己的?千万别以为这只是小事!手脚麻木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报信号”。

手脚麻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指出,中医认为“气血不通则麻木,气血不足则不仁”,手脚麻木多与“气血亏虚、经络阻滞、寒湿侵袭”相关。结合南昌人的生活习惯,常见诱因主要有3类。

1.气血亏虚:上班族、产后妈妈最易中招

南昌上班族长期久坐,气血运行变慢;产后妈妈失血多、月子没坐好,都容易导致气血不足——就像“血管里的‘养分’不够,没法滋养手脚末梢”,进而出现麻木:比如久坐后手麻、腿麻,伴随头晕、乏力、脸色苍白,活动后麻木会减轻。。

2.经络阻滞:中老年人、体力劳动者要注意

长期低头看手机、颈椎腰椎不好的人,或经常搬重物的体力劳动者,容易出现经络阻滞——颈椎、腰椎的问题会压迫神经,导致气血无法顺畅到达手脚,出现麻木:比如手指麻、手臂麻(多与颈椎有关),腿麻、脚麻(多与腰椎有关),还可能伴随颈腰酸痛、活动受限。

3.寒湿侵袭:南昌潮湿气候 “推波助澜”

南昌常年潮湿,尤其梅雨季,空气中湿气重,若经常穿露脚踝的鞋、吹空调不注意保暖,寒湿邪气容易侵入体内,阻塞经络——就像“血管被‘寒气湿气’堵住”,导致手脚麻木,还伴随手脚冰凉、怕冷,遇冷麻木会加重。陈主任强调:“不少南昌人夏天爱穿拖鞋、吹空调,一到阴雨天就手脚麻,就是寒湿在‘搞事’。”

手脚麻木中医怎么治疗?

临床上,南昌患者的手脚麻木中,‘气血亏虚、经络不通’型占了近 70%。” 陈顺涛主任介绍,这类麻木多表现为:麻木反复出现、遇劳加重,伴随乏力、手脚冰凉、脸色差,此时用古方“黄芪桂枝五物汤”辨证加减,能补足气血、打通经络,从根源缓解麻木。

黄芪桂枝五物汤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组成,具有益气和血、温经通痹的功效。

方解

黄芪:补气要药,能增强气血运行的“动力”,让气血有足够力气到达手脚末梢,改善气血不足;

桂枝:温通经络、散寒止痛,能打通被阻滞的经络,尤其适合南昌潮湿气候下的寒湿型麻木;

白芍:养血柔筋,与桂枝搭配,一温一养,既能通经络,又能滋养末梢,避免通经太过伤血;

生姜、大枣:调和脾胃、益气养血,帮身体生成更多气血,从根源减少麻木复发。

全方五味药,组合精妙,共奏益气温经、和营通痹之效,专门针对“因虚致麻”的根本原因,可谓药简力专。

加减妙用

若颈椎腰椎不好、麻木伴颈腰酸痛:加葛根 15g(解肌通络,针对颈椎)、杜仲 12g(补肝肾、强筋骨,针对腰椎);

若手脚冰凉、怕冷明显(寒湿重):加细辛 3g(温经散寒)、当归 10g(补血活血);

若麻木伴刺痛(有瘀滞):加丹参 12g(活血祛瘀)、鸡血藤 15g(通经活络);

若乏力明显、气血亏虚重:加党参 12g(增强补气)、熟地黄 15g(滋阴补血)。

医案

患者:卢先生,45岁。

主诉:手麻反复半年,每天久坐改报表,右手经常麻到握不住鼠标,偶尔还会麻醒,揉10分钟才能缓过来,伴随头晕、乏力,去检查没发现颈椎问题,西医建议 “多活动”,可忙起来根本顾不上,手麻反而越来越频繁。

初诊:患者脸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判断:气血亏虚型麻木。

治以: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开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方药:黄芪 15g、桂枝 10g、白芍 12g、生姜 3 片、大枣 5 枚、党参 12g(增强补气)、当归 10g(补血)、葛根 15g(改善末梢循环)。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吃服用。

医嘱:每天用温水泡手10分钟,避免熬夜。

复诊:服药1周后,手麻的频率明显减少,从每天 3-4 次降到 1 次,头晕、乏力也减轻了。效不更方,继续开了7剂药。

结果:服药2周后,手麻基本消失;继续服药1周巩固,手麻全消。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

Copyright © 2018-2021  贡方堂国医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 2020010408号-5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赣A202107910236 | 赣公网安备3601080200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