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色黑如何调理?南昌贡方堂老中医陈顺涛妙方回春!
现如今,很多女性每个月那几天都会遇到一个令人十分苦恼的问题,那就是月经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发黑如咖啡色或墨汁,并常伴有血块,担心自己的身体是否出现了问题。南昌贡方堂国医馆陈顺涛主任医师指出,正常的月经应颜色鲜红,量适中(约30-80毫升),且周期规律,若出现以上症状,往往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提示体内气血失调,需要及时调理。

月经量少色黑的原因有哪些?看看你是哪种!
血寒
实寒:外感寒邪,血凝成瘀。症见量少色黑有块、小腹冷痛,得热缓解。
虚寒:阳虚生寒,血行无力。症见量少色暗、小腹隐痛,喜温喜按,腰膝酸软。
血瘀
气滞血瘀,阻塞胞宫。症见量少色紫黑、血块多,伴经前乳胀、烦躁、小腹胀痛。
肾虚
肾精亏虚,经血乏源。症见量少色暗,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血虚
气血虚弱,血海不充。症见量少色淡或暗黑,伴面色萎黄、心悸头晕、乏力。

中医如何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艾灸、拔罐、推拿等,其中中药是核心手段。今天陈医师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个经典方:四物汤。
在众多调经方剂中,四物汤被誉为“妇科第一方”,是调理月经的基础方,尤其适用于血虚和血瘀证。
组成:
熟地黄(12g):滋阴补血,填精益髓。为君药,大补阴血。
当归(10g):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臣药,既能助熟地补血,又能活血使补而不滞。
白芍(12g):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为佐药,助地、归滋阴养血,并能缓急止痛。
川芎(6g):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使药,推动气血运行,使全方补而不腻,活血调经。
方解:
四物汤巧妙地体现了“补血”与“活血”的结合。熟地、白芍是血中之血药,重在补血;当归、川芎是血中之气药,重在活血行气。四药相配,补血而不滞血,活血而不伤血,共同构成调理血分的要方。
临床加减应用:
针对月经量少色黑,常在四物汤基础上进行加减:
偏血寒:加 肉桂、艾叶、吴茱萸,以温经散寒。
偏血瘀:加 桃仁、红花,即成著名的 桃红四物汤,增强活血化瘀之力。
偏肾虚:加 菟丝子、枸杞子、山茱萸,以补肾填精。
偏血虚:加 党参、黄芪,即成 圣愈汤,以加强补气生血之力。
气滞明显:加 香附、郁金,以疏肝理气。

医案
患者:万女士,29岁。
主诉:近半年月经量明显减少,仅需使用护垫,色黑有小块,经期2天即净。伴有小腹冷痛,得热则舒,平素怕冷,腰酸。
诊查:舌质淡暗,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肾阳虚兼寒凝血瘀。
治法:温肾散寒,活血调经。
方药:四物汤合艾附暖宫丸加减
反馈:服药一周后,月经来潮,量较前增多,颜色转红,血块减少,腹痛减轻。嘱其继续调理两个周期,并注意日常保暖。三个月后随访,月经量、色、周期均已恢复正常。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