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

夏季养生宜温阳,冬病夏治正当时!贡方堂中医科普应对良策

药王孙思邈说:“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

所谓“将病之病”就是这种现在虽然未发,但却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必发的疾病。那就要在未发之时,赶快祛除其必发的条件或主因、诱因。

消除主因就是要改变体质,祛除诱因就是要改变环境。

“冬病”多为虚寒性体质

“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

通常的症状是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称之为“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

中医认为冬天人体气虚、阳气不足,像老慢支、哮喘等疾病往往在冬天诱发或加重,称这些病为“冬病”。而夏天,人体阳气充沛,趁此时机,将中药贴敷于穴位,鼓舞正气,调和阴阳,发挥“缓治其本”的作用,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效果。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运用药物口服或外用、手法推拿等,在经络、穴位上进行相关操作,以鼓舞正气,提升阳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贡方堂中医刘文山表示,夏季“三伏”是一年中最热时节,此时阳气最盛,机体阳气外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张开,经络气血流通,通过各种方法能更好地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平衡阴阳、祛除病邪的作用。故夏季借助自然旺盛的阳气,对冬季容易发病或症状容易加重的某些虚寒性疾病和虚性体质,通过温阳、益气、祛寒的治疗干预,来缓解控制这些疾病可获事半功倍之效。

为什么冬病要夏治?

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的外界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

然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体内也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以及各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

但若是阳气衰弱,体内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再加上有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痛饮消暑的饮料,如冰镇啤酒、凉茶等,然后整日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工作,那真是陈寒未祛,又添新寒。

要记住,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

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就流行不畅,不但会四肢不温,也常会有手脚发麻的症状出现。

所以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冬病夏治应对良策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如针刺、艾灸、理疗、按摩、穴位贴敷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其中“三伏贴”经历代中医学家反复实践研究,被认为可在冬病夏治中起到显著的疗效,成为现在广为人知且使用最广的一种冬病夏治疗法。

冬病夏治时间为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头伏、中伏、末伏,连续3年为一个疗程。成人每次贴2-6小时,小儿贴0.5-2小时。

1、穴位敷贴疗法: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雾霾引起的反复咳嗽、咽痒、便秘、阳虚体质的调理。

2、艾灸疗法:难治性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肩周炎、膝关节炎等,慢性腹泻、妇女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等调理。

3、药饼灸疗法:脾胃虚弱、慢性萎缩性胃炎。

冬病夏治适应症

内科: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阻塞性肺气肿、肺间质疾病、肺功能不全、体虚易感冒、慢性肠胃炎、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

儿科:小儿支气管哮喘、体虚感冒、肺炎、过敏性咳嗽、慢性腹泻、疳积、尿床等。

疼痛科:肢体麻木痹痛、寒湿腰腿痛、肩周炎、各种关节炎等。

耳鼻喉科:慢性鼻炎(过敏性)、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咽异感症等。

皮肤科:冻疮、冬季皮炎、脉管炎、寒冷性多形红斑、异位性皮炎等。

妇科:痛经、产后怕冷、月经失调、慢性盆腔炎等。

亚健康调理: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等。

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心绞痛、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腹泻、冻疮等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在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摄,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Copyright © 2018-2021  贡方堂国医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 2020010408号-5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赣A20210791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