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南昌贡方堂中医陈顺涛一方通窍止鸣!

耳边总像塞着只蝉,24小时“嗡嗡”作响?或是突然一阵轰鸣,让人头晕心烦?这可能是耳鸣导致的,看似小毛病,却能把人磨得寝食难安。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痰湿内阻(占比最高):爱吃甜腻、生冷食物,脾胃运化失常,痰湿上扰耳窍,易出现耳内闷胀、鸣响如 “刮风”。

2.脾虚失运:长期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脾胃虚弱无法化生气血,耳窍失养,耳鸣多伴乏力、食欲差。

3.肝肾阴虚:熬夜、纵欲过度耗伤肝肾之阴,耳窍得不到濡养,耳鸣常为 “蝉鸣”,夜间加重。

3.情志失调:长期焦虑、压力大,肝气郁结化火,上冲于耳,引发突发耳鸣,伴头晕、口苦。

不同证型耳鸣,症状各有侧重

1.痰湿型(常见型):耳内鸣响沉闷,像有东西堵住,常伴头重如裹、恶心欲吐,雨天或吃油腻后加重。

2.脾虚型:耳鸣声音轻缓,劳累后明显,还会有气短、大便稀溏、面色苍白。

3.阴虚型:耳鸣如蝉鸣不息,夜间躺下更清晰,伴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口干。

5.肝火型:耳鸣突发且声音大,像 “雷鸣”,常因情绪激动诱发,伴头痛、面红目赤。

耳鸣中医怎么治疗效果好?

面对痰湿型耳鸣陈顺涛主任在南昌贡方堂临床中屡用苓桂术甘汤有效果。此方出自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原治“痰饮病”,被赞为“涤痰化饮第一方”!

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功效。

方中茯苓、桂枝、白术、甘草都是温化水饮之品,其中茯苓能够利水渗湿,直捣痰饮巢穴;桂枝可以温阳化气,蒸腾水湿为气;白术可以健脾燥湿,断痰饮生成之源;甘草可以调和诸药,守中焦护胃气。

加减妙用:眩晕呕吐加半夏、天麻熄风化痰;耳鸣如潮加石菖蒲、郁金开窍通络;腹胀纳呆加厚朴、砂仁行气醒脾;兼肾虚加骨碎补、磁石补肾聪耳。

医案

患者:黄女士,35岁。

病史:耳鸣如潮水声10年,加重伴眩晕3个月。西医诊断为“神经性耳鸣”,服用营养神经药无效。每日晨起必呕清水,头重如裹。

初诊:舌淡苔薄白,脉细。

诊断:痰饮中阻,上蒙清窍。

治法: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开方:苓桂术甘汤加减。

方药:茯苓30g,桂枝15g,炒白术20g,炙甘草6g,加姜半夏12g(降逆止呕),石菖蒲10g(开窍通耳),天麻10g(定眩止晕),生姜5片为引,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吃服用。

结果:3剂后眩晕减轻,呕吐止,耳鸣声由“潮涌”转为“细流”;7剂后头重感消失,耳鸣大减。14剂后耳鸣消失,诸症痊愈。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

Copyright © 2018-2021  贡方堂国医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 2020010408号-5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赣A202107910236 | 赣公网安备3601080200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