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淋漓不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南昌贡方堂中医万倩雯一方止崩漏!
很多女性都有月经淋漓不尽的问题,明明经期已过,大姨妈却仍滴滴答答不干净,甚至持续十多天,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月经淋漓不尽的四大中医病因
脾不统血:过度劳累、饮食失调导致脾气虚弱,无法固摄血液。
肾气不固:先天不足或久病伤肾,肾虚则冲任失调,经血失控。
血热妄行:阴虚内热或肝郁化火,迫血外溢,经血难止。
瘀血阻滞:旧血未去,新血难安,形成恶性循环。
月经淋漓不尽中医怎么调理?
南昌贡方堂中医门诊部妇科医生万倩雯表示,中医称月经淋漓不尽为崩漏。中医治疗更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补气、固冲、止血、化瘀等综合手段恢复气血平衡。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经典名方——固冲汤,这个方子是治疗脾肾两虚、冲任不固所致崩漏(月经淋漓不尽)的经典方剂,具有固冲摄血、益气健脾的功效。
固冲汤由白术、生黄芪、龙骨、牡蛎、萸肉、生杭芍、海螵蛸、茜草、棕边炭、五倍子组成。
方中山萸肉甘酸而温,既能补益肝肾,又能收敛固涩,故重用以为君药。
龙骨味甘涩,牡蛎咸涩收敛,合用以“收敛元气,固涩滑脱”,“治女子崩带(《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龙、牡煅用,收涩之力更强,共助君药固涩滑脱,均为臣药。
脾主统血,气随血脱,治当益气摄血。方中白术补气健脾,以助健运统摄;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举,尤善治流产崩漏,二药合用,令脾气旺而统摄有权,亦为臣药。
生白芍味酸收敛,功能补益肝肾,养血敛阴;棕榈炭、五倍子味涩收敛,善收敛止血;海螵蛸、茜草固摄下焦,止血化瘀,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以上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收敛元气、摄血止血、益气养血,能帮我们看护好体内的血液,让体内气血正常循行,濡养我们的五脏四肢经脉,以保障人体一切生命活动,不愧为健脾护血第一方。
现代常用其治疗脾肾两虚导致的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月经量多、月经淋漓不尽、白带过多、自汗盗汗、遗精遗尿、久泻久痢、久咳虚喘、溃疡病出血等病症,疗效可靠。
医案
患者:刘女士,28岁。
主诉:月经淋漓不断半月不止。平素已经周期准时,经量少,三天净。本次因劳累后经来下腹部疼痛伴有血块,三天后血块减少,但月经淋漓不断半月不止,服用三七片,宫血宁胶囊等治疗经量减少,但不能速绝。
初诊:月经不止,心悸气短,疲乏无力,头昏头晕,食欲不振,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弱。
西医诊断:子宫功能性出血。
中医诊断:崩漏,冲任不调,气不摄血。
治则:补气健脾,固冲摄血。
开方:固冲汤,胶艾四物汤加减。
处方:党参15克,白术10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山萸肉10克,生龙牡各15克,乌贼骨15克,陈棕炭15克,五倍子10克,汉三七粉3克(分冲),炒荆芥10克,香附6克,益母草10克,阿胶10克,炒艾叶1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7剂。
二诊,服药后出血停止,头晕头昏气短乏力均减轻,腰骶酸困,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弱。证属气血亏虚,上方去陈棕炭、五倍子加杜仲、川断、桑寄生补肾固摄冲任,服用14剂,
结果:病情好转,后以归脾丸善后调理1月余病情痊愈。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