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

气血不足怎么调理?南昌贡方堂中医陈顺涛教你一方,补足气血!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气血不足成为困扰众多都市人的健康难题。你是否常感到疲倦乏力、动辄气短?是否发现面色越来越苍白、月经量变少?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表示,中医认为,心主血,脾主运化。心与脾在生理上相互关联,心血的生成和运化需要脾的参与,而脾的运化功能又依赖于心血的滋养。因此,心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生理联系。

但如果一个人长期情志抑郁、内伤于脾,就会导致脾气不舒,进而影响心血的生成和运化。

同时,心为火脏,胃为土脏,火生土,若情郁伤心,母病及子,心病也会损及胃。

此外,胃与脾又是表里关系,若思虑伤脾,脏病必累及于脾,脾病必伤及于胃。因此,“二阳之病”往往与心脾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由于心脾功能失调,“二阳之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一系列与消化、吸收、排泄以及精神情绪相关的症状。

例如,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等症状。此外,对于女性患者而言,还可能出现月经不调、经闭等妇科症状。

所以要想治疗这些“二阳之病”,一定要从心脾这两个脏腑入手。推荐一个千古名方归脾汤,这个方子能气血双补!

而归脾汤既能养心安神,还能健脾益气,可以说是千百年来治疗心脾两虚导致的“二阳之病”的不二之选。

归脾汤的组方为: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党参、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炒酸枣仁、大枣、生姜

方中的白术、茯苓、党参、炙甘草是健脾名方四君子汤的经典方剂。

白术被誉为“健脾圣药”,具有健脾燥湿、补中益气的功效。它能够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增强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原方用的是人参,现代则多以党参代替。因为比起党参、人参更能气血双补,且不会过于温燥,避免耗伤津液、阻碍心血的恢复。

方中还加入了黄芪。因为黄芪则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与白术相伍,共同增强脾胃的气化功能,为气血的生成提供充足的原料。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能够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湿气,防止气血瘀滞。与能够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木香为伍,能够缓解气滞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调和脾胃功能,平衡气血运行。

当归、龙眼肉等药物,具有补血养血的功效。它们能够直接滋养心血,改善心血不足的症状,如心悸、失眠等。此外,当归还能气味属辛,还带有行气的功效,所以在补血的同时还能活血。

这样能够让补充的气血动起来,流动、滋养全身血脉,从而改善面色萎黄、肢体乏力等气血不足的表现。

医案

患者:张先生,25岁。

主诉:乏力半年余。

现病史:感冒后乏力,精神不振欲寐,乏力,纳呆,大便1-3天一行。

初诊:舌淡,苔白,脉沉细。

中医诊断:气血不足气。

治法:健脾养心,养血安神。

开方:归脾汤加减。

处方:党参 15g,炙黄芪 15g,白术 10g,茯神 10g,龙眼肉 10g,制远志 10g,炒酸枣仁 15g,木香 10g 后下,炙甘草 10g,首乌藤 40g,炒麦芽 10g,7剂,水煎服,每天一剂,早晚服用。

结果:3剂后气血好多了,7剂后精力明显好转。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

Copyright © 2018-2021  贡方堂国医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 2020010408号-5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赣A202107910236 | 赣公网安备36010802000994号